醫師專欄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與治療
                                 文字工作者 陳亞南執筆
                                                                       
  鄭醫生︰您好。
    我有個困惑已久的問題想請教您。怎樣察覺得了子宮內膜癌呢?我想請問會有怎樣的症狀?我的月經時常斷斷續續,醫師說我是生活工作都太緊張,我懷疑是子宮內膜癌,我看一份雜誌說很多婦女都易得子宮內膜癌。
    還有我聽說有些人免疫力佳,營養夠,比較不會得子宮內膜癌,真的是這樣嗎?
                                               中和 梁林秀                                                                      
 
林秀女士
     很抱歉地要告訴您,您的不安是需要注意的。
     子宮內膜癌顧名思義是子宮體的內膜所產生出來的癌症在美國婦科癌症中的排行中,罹患率在子宮頸癌之上;在台灣地區,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罹患率逐年增加,已經超越了子宮頸癌之上。
    值得警惕的是子宮內膜癌逐年的增加,主要原因是女性的平均壽命延長以及國人的生活形態西化,使得子宮內膜癌病人增多,加上醫學技術進步,子宮內膜癌可以較早被診斷出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我們來審視子宮內膜癌的幾個危險因子︰
 1 肥胖。脂肪會把類固醇轉化為女性賀爾蒙,抑制黃體素的分泌,容易使子宮內膜增生與肥厚,形成內膜癌。
 2飲食習慣比較喜歡高蛋白、西化食物或脂肪性的婦女,較易得子宮內膜癌。所以有這樣說法︰上一個世代受注意的是子宮頸癌,現在已經下降比例;這一個世代要注意的是子宮內膜癌,就是因為飲食習慣改變。
 3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患者,長期不排卵,因為不排卵及月經不規則,缺乏分泌黃體素,便不能保護子宮,因而引發子宮內膜癌。
 4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會較高。
 5  初經來得早的婦女,停經較晚的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會也較高。
 6 罹患乳癌而服用泰莫西芬Tamoxifen 者,易生成子宮內膜瘜肉,及子宮內膜增生而進而導致子宮內膜癌。
  
   女性朋友擔心的子宮內膜癌症狀又會是怎樣的呢
1不正常出血。
   大多數子宮內膜癌都會發生不正常的出血症狀;在月經年齡階段的婦女,則有經血過多或血塊等異常現象。
2 停經後出血,也就是停經後的出血。由於子宮內膜癌的好發年齡,為50~60歲,多為停經後的婦人。
 
    如果停經婦女發生不正常出血,來看門診,醫師會建議做子宮內膜切片。
如果是未停經的婦女,但月經不正常有一段時間,也建議做子宮內膜切片,或者做超音波後,發現子宮內膜變厚,擔心有子宮內膜病變,也會建議做子宮內膜切片,切片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檢查,切片後就可以進行病理化驗、診斷。
 
    但是,很多婦女會擔心子宮內膜變厚,這裡有一個觀念要和大家溝通:子宮內膜增生,是病理學檢查化驗的結果,而子宮內膜變厚,是臨床醫學的術語,子宮內膜變厚是子宮內膜比較厚,不代表有病變,詳細的情形仍要做切片化驗。
    切片檢查以後,可能會有幾種情況必須注意呢?一是子宮內膜增生;二是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增生,這其中比較要注意的是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因為這類的病人有相當高的比例(29﹪)會衍生成子宮內膜癌所以對於已完成生育年齡的病友,醫生會建議將子宮拿掉。至於其他的增生,基本上狀況較輕微給予黃體素的藥物治療,然後再切片追蹤就可以。
 
    一旦診斷為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和子宮內膜癌,醫師會做以下的治療
    包含這兩類的病友,其中有 5~ 10 ﹪的病友在四十歲以下,還沒有完成生育,先確定所罹患的為初期的子宮內膜癌,也就是癌細胞沒有侵犯子宮肌肉層,然後醫師會做諮詢給予高劑量的黃體素3~ 6個月後切片,看看是否已經恢復正常,若已恢復正常,則需定期檢查,預防疾病復發。
  
    知道是子宮內膜癌以後,醫師會讓病人做影像學檢查: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排除是否有肝膽、腹腔或淋巴轉移
    一般醫師會建議做核磁共振,因為子宮本身位於骨盆腔內,子宮內膜癌細胞有可能會侵犯子宮肌肉層做核磁共振可以較清楚看見轉移與否。胸部X光檢查,內膜癌是否侵犯子宮肌肉層或者是否有轉移︰胸部轉移、肺部轉移。
    如果都沒有轉移醫師就要開始準備手術;也許有病人會問有轉移怎麼辦,是不是就不必做手術?
    這又有一個觀念要和病人溝通︰不論是否轉移,子宮內膜癌的治療都以手術為第一選擇,除非病人對手術危險度很高,才考慮採用放射線治療;若真有轉移,醫師做手術時則對轉移部分儘量清除。
    特別要說明:子宮內膜癌的標準手術治療稱「分期手術」。
   「分期手術」,這是治療子宮內膜癌專有術語,也就是︰開刀時先沖洗腹腔,收集腹腔細胞,看看腹腔細胞內是否有的癌細胞。再切除子宮、輸卵管、卵巢 、骨盆腔及主動脈的淋巴結和大網膜切片
    至於是否要保留卵巢?這也是病人常提出的。
    是否要保留卵巢則要考慮病人年齡、癌細胞的組織型態、癌細胞侵犯程度。未停經、年齡輕,而且癌細胞未侵犯子宮肌肉層的二分之一,建議可保留;若癌細胞侵犯子宮肌肉層已超過二分之一,便建議不保留,以免增加復發風險。
    若病人50歲以後,可能不數年就會停經醫師會建議摘除。
    任何癌症的治療都必須先確定這個癌症的期別,但是子宮內膜癌,則是在手術後才會告知病人罹患的期數。因為手術中切除的檢體都必須進行病理化驗,才能確定,所以又稱作「術後分期」。表列如下:
       根據世界婦產科聯盟(FIGO)的分期標準,子宮內膜癌分為:
 
 期別
   病症
 
第一期
 1 A
 癌細胞侷限於子宮內膜或癌細胞侵入子宮肌層,但不超過1/2
 1 B
 癌細胞侵入子宮肌層,且已超過1/2
第二期
 
 
 
癌細胞侵入子宮頸的間質。
 
第三期
  3 A
   癌細胞侵入輸卵管或卵巢。
 3 B
   癌細胞轉移至陰道。
  3 C
   癌細胞轉移骨盆腔或主動脈旁淋巴結
第四期
4 A
   癌細胞侵入膀胱或腸道內膜。
  4 B
   癌細胞遠處轉移,包括腹腔內以及腹股溝淋巴結的轉移。
   至於治療原則:
    有幸的是,子宮內膜癌患者 85﹪為第一期,預後良好
    第一期1 B,需追加放射治療
若有輸卵管、卵巢或淋巴結的轉移時,手術後要追加放射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減少復發的機會
    萬一子宮內膜癌轉移腹腔內,手術後則要追加化學抗癌藥物治療。
   
   總之停經後的女性朋友即使醫師建議做內膜切片,也不要擔心的亂想。因為停經後的女性只有30,是罹患子宮內膜增生貨是子宮內膜癌;
 其次30 ﹪是萎縮性子宮內膜炎,因子宮內膜變薄而引起的非感染性的發炎。
 
   第三 30﹪藥物引起,服用含有賀爾蒙的健康食品或藥物,而致不正常出血,往往停藥後就恢復正常了。所以看病的時候希望病人能很誠實的告訴醫師她的藥物史。
 
   林秀女士,我把詳細的情形都告訴了你,這樣的解釋,是否叫你寬心多了呢?
若有症狀,還是來看門診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資歷

鄭文芳醫師
現職:
台灣大學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教授 2010年8月迄今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1998年7月迄今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1985年9月至1992年6月
國立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
經歷: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病理科博士後研究員 1999年7月至2001年6月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婦產科婦癌觀察員 2001年4月至2001年5月
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2006年8月至2009年7月
台灣大學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
臨床工作:
(1) 婦科及婦科腫瘤超音波 (2) 婦科腫瘤及婦癌手術 (3) 婦科惡性腫瘤化學治療
研究工作:
(1)腫瘤免疫學 (2) 腫瘤血管新生(3) 腫瘤生物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陳亞南
一個生長在台灣,罹癌後依然微笑,依著自己信念生活的女子,
喜歡工作,喜歡寫作,也喜歡旅遊。經營了很多文字和畫作,出版過的散文集有:《尋訪大陸美麗山水》、《閑閑走走──台灣小旅行》、《拾穗人生》、《人間有愛》、《和自己相遇》、《荷風清恬》、《猶有溫婉》、《靜對滿天星》等。曾獲洪建全兒童文學少年小說首獎、教育部文藝創作散文獎、全國文學報導文學獎、梁實秋文學創作獎等國內多項重要文學獎項。
2014-06-03 18:14:22
台大醫院婦產科主治醫生鄭文芳教授口述
Copyright 2020© 財團法人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 .
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7號|Website Design & Hosted By Lyons Digital Technology.